就像煤矿中的金丝雀一样,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都警告说,汽车微芯片的短缺正在威胁全球产业的大流行复苏。
大众,德国供应商博世(Bosch)和美国大陆集团(Continental)本月发出了警报,他们提到半导体供应趋紧,并称瓶颈可能持续到2021年。
随着微芯片价格上涨和库存减少,该行业开始为冲击做好准备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上周表示,中国汽车生产可能因此在2021年第一季度遭受“相对较大的冲击”。
2020年第一季度,由于COVID-19而导致中国市场崩溃时,全球一些汽车公司仍在承受打击。
芯片状况将有多严重,或者短缺是否会蔓延到其他市场,仍然是未知数。
中国的汽车制造商率先感受到压力,部分原因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正从大流行中迅速复苏—芯片制造商根本无法跟上它的反弹。但是随着北美和欧洲的反弹,它们也可能面临压力。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方汽车公司在亚洲的高管说:“说实话,每个人都有风险。这可能是全球性的。” “这不仅仅是轻微的头痛,而且不能很快解决。”
无论多么平凡,停止世界任何地方的车辆生产都只需要一个缺少的部分。国际上相互交织的汽车工业了解到,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,海啸,核事故后,艰难的日子过去了。当瑞萨电子在日本拥有的一个微控制器工厂下线时,北美到名古屋的汽车输出就受到了冲击。